“對不起,這臺機器不能進行拍照。”這是筆者在剛剛結束的北方展上拍照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筆者在8號館某企業展位拍攝儀表照片時,遭到了工作人員的阻攔。不是介紹設備性能,也不是提供幫助,而是禁止拍照。尤其當筆者拍攝設備細節時,受到的阻攔更甚。更有甚者,在所有的參展設備上都掛起了禁止拍照的牌子。
其實展會上設備禁止拍照的歷史由來已久。某企業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不讓拍照主要是因為擔心有的企業通過拍照仿造自己的設備,因為以前就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關于這個現象,印刷機械專家韓曉良在接受慧聰印刷網采訪時表示“現在的市場競爭很激烈,不像過去可能需要拆檢設備才能了解一臺機器,現在通過拍照,弄清楚設備原理之后仿制很容易,所以現在企業看護得非常嚴。”“現在一個新產品剛在市場上出現,很快就會有仿制品出現。雖然專利技術可以保護,但是這種新的創意,思維,自己的東西并不太多。”
筆者在國內某著名印機設備制造企業展位前欲對一臺設備進行拍照時,遇到工作人員的阻攔,即使筆者表明了媒體的身份,也仍然遭到了拒絕。在和韓曉良交流的過程中,他告訴筆者,他在參觀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甚至想仔細看一下這臺設備都不可以。
前不久剛剛公布的印刷工業產值顯示,印刷設備總產值是150億人民幣,其中進口金額為14.21億美元,出口金額為5.9億美元,進口額超過出口額近2倍多。國內印刷設備制造低于國外企業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即便有一些走自主研發之路的企業,但仍處在追趕國外腳步的水平。而國內企業之間相互的仿造,無異于慢性自殺。韓曉良老師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痛心地表示“國內的仿制是一種重復的仿制,缺乏創新的仿制,對市場競爭來說是一種危害,因為每一種產品當有三四家甚至更多企業仿制,造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企業的重要技術很難得到保護,所以有些大企業現在出現虧損,經營困難,其中一條原因就是,它的產品被全行業仿制,已經大批量生產,而它的企業生產卻變得非常困難。”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國內抄國內,“不僅形成內耗,另外也導致整個產品的產業化水平非常低,一個產品好多企業都在做,等于在做重復生產。”
北京嘉和頂新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耀先生之前在接受慧聰印刷網采訪時談到這個問題也曾表示“仿照其實不光是中國在進行仿照,其實日本的一些企業之間也會對一臺優秀的機器仿照,最主要是產品質量。我們最近新推出的日本某企業的一臺機器,從試制到現在第一臺設備出售,歷經三年,在中國的客戶中免費使用一年,進行了幾千萬的試印,前一段又在工廠試車一年時間,整整研制三年,才開始向美國、歐洲提供。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中國的廠商,急功近利,投入產品以后馬上就想獲得產出,但慢工出細活,快就會導致質量得不到保證,再加上材料本身不過關,一些基礎部件,工藝,沒有掌握好的時候就投入市場,往往容易失敗。”
我們可以理解建國初期技術缺乏,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仿制設備,但在已經步入印刷大國的行列正在向印刷強國轉變的行列后,我們是不是應該轉型走一條自主創新之路呢?誠然,仿造不是不可以的,但就算一定要仿制,是不是可以走出國門,并且加上一點創新呢?韓曉良提到,即使是仿制,也應該仿制目標放在國外,而不應停留在國內,這樣無形中也是把高端的技術引入了國內,提高了國內的設備制造水平。同樣是仿制,韓國、日本等企業最終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已經走出了自己的創新之路,已經走在了中國前面,我們是不是應該也把眼光放得長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