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高科技、智能化產品越來越受青睞,我國食品機械行業也日趨自動化,而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和智能設備在社會生產中的逐漸認可及利用,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智能機械設備優于傳統工業生產,其在未來必將代替廣泛的傳統工業生產不可逆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30多年的高速發展,都與人力資源—勞動生產力的解放息息相關,人口紅利成為造就我國經濟增長奇跡的重要源泉。然而,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結構的轉變,以及企業用工荒、招工難現象的出現,由低廉勞動力所帶來的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我們需要及時而科學地調整人力資源政策,探索人力資源開發的新路徑,為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有關人口紅利的終結的說法自去年以來被談論較多,事實上對于企業來說突出感受就是人力成本的大幅提升,再加上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高精尖人才難求,轉而將目標投向智能機械加工制造就成為首選。“智能機械加工在精確度和產量上都具有明顯優勢,對于以個性定制化為發展方向的裝備制造業設備來說具有天然優勢。當然我們也歡迎有高技術水平的人才加盟,畢竟這才是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機器人作為自動化技術最具競爭力的技術,機器人技術在包裝行業中的應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在過去的5年中從9.5%增加到了17.4%,幾乎翻了一番。機器人幾乎出現在了所有的包裝功能領域,尤其是在碼垛、裝箱和拾取/放置領域被應用最為普遍。
在工信部印發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高端裝備的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的比例將達20%以上,預計年銷售產值將會達到6萬億元。這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十二五”期間發展重點方向之一。據國家信息中心預測,作為高端裝備重要領域的智能制造裝備,在“十二五”期間將保持25%以上年增長率。
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遭遇了重大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紛紛把爭奪經濟制高點作為本國的戰略重點,把科技創新投資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把發展以高科技為主要特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突破口。智能機制制造技術從一定程度上催生和拉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它將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
在“十二五”期間,食品機械行業的目標是,重點主流產品要達到智能化、信息化控制水平,特別是要實現本機和遠程的智能化控制。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和信息化工業化的發展,食品機械智能制造成為必需品,以滿足當今食品工業的需求。
未來,隨著智能制造機械技術地不斷進步,其逐漸呈現出精準自律、人機一體、感應識別、超柔性、強大的學習和自我維護能力等特點。目前,專業技術人員逐漸嘗試把智能制造機械應用到現實的社會生產中去,并在焊接、碼垛、分揀、碼頭及高危工作環境中替代人力的作用日漸顯現,其精準度高、速度快、工作時間長、解放勞動力及低成本運轉等特性越來越受到制造業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