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由于鐵礦石價格上漲,再加上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鋼鐵類上市公司的業績一年比一年差。不過,從今年開始,影響鋼鐵企業的部分因素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2014年是鋼鐵企業分化的一年,經歷今年的洗禮,國內鋼廠的平均毛利率將會走好。”在日前舉辦的鋼鐵產業鏈投資策略報告會上,分析師付陽稱。
分析師篤慧在報告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鋼鐵產能壓縮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方面在化解過剩產能政策指導下,相當一部分閑置儲備產能已經被清除出市場;另一方面,市場化淘汰機制也在發力,銀行收緊融資鏈條,一些鋼廠如海鑫鋼鐵、西林鋼鐵、川威鋼鐵等,均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淘汰出局。
“以往唐山地區高爐的開工率始終處于滿負荷狀態,今年雖然鋼鐵行業利潤更加豐厚,但當地的鋼廠開工率始終無法上行至往年水平,大量企業因為現金流枯竭無法重啟產能。”篤慧介紹稱。
篤慧預計,在行政化、市場化雙重去產能驅動下,今年鋼鐵產能實際增長非常有限,預計增幅將是近年來的最低水平。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今年我國鋼鐵新增產能為2710萬噸,但在篤慧看來,新增產能與淘汰的產能對沖后,今年鋼鐵行業新增產能可能還會負增長。
與鋼鐵產能收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鐵礦石的產能還處于釋放中。“目前鋼鐵產業鏈利潤正在從礦山向鋼廠轉移,礦貿商今年虧損是比較嚴重的,后期鋼廠的利潤有望進一步改善。”分析師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鋼廠的盈利能力在不斷改善,但兩極分化趨勢也在加劇。據介紹,目前部分鋼廠由于資金問題,已經沒有資金采購原料,為了增加流動性,一些鋼廠甚至把鋼材抵押給下游,整個行業的分化趨于明顯。
“目前鋼廠生產正在分化,有能力的鋼廠都是滿負荷生產,但是部分民營鋼廠受制于資金壓力,或是停產,或是減產,局部地區供給出現階段性收縮,這對鋼材價格具有一定支撐作用。”分析師表示。
不過,在篤慧看來,鋼鐵生產企業出現兩極分化,民營鋼廠輸在了“起跑線”上。“銀行抽貸,民營鋼廠只能高成本融資,從市場化渠道融資,民營鋼廠的資金成本要比國有鋼廠高一倍左右,噸鋼財務成本高出約70元。”他表示。
篤慧認為,差異化政策已經對國有、民營鋼廠成本造成了實質性影響,這將導致國有鋼廠的市場及利潤份額將繼續擴張,而民營中小型鋼廠的產能將進一步受到壓制。